焦點
-
於未來系統更新後,HomePod/HomePod Mini或將第一個支援Apple Music Hi-Res服務
Apple Music已發布了即將在6月推出的2項新功能:杜比全景聲的「Spatial Audio」(空間音訊)與「ALAC」格式的Hi-Res無損音質,並讓玩家們能夠無痛免費使用,雖說Spatial Audio功能能直接在內建H1或W1晶片的蘋果各裝置中使用,但使用ALAC格式的Hi-Res服務,目前則尚未有任何裝置能夠支援,包含其旗下最尊貴的產品AirPods Pro Max,市面上絕大多數播放裝置亦同。 但依據Apple最新釋出的支援文件來看,卻可以透過Lightning轉3.5mm音源孔,使用具有3.5mm耳機線的耳機來使用Apple Music的ALAC無損音訊,但僅能支援24位元/48kHz音質,想要高於48Hz取樣率的話,仍舊需要外接DAC數位類比轉換器,但即使AirPods Pro Max可以「插線」使用,但前述的這項折衷方式卻與它無關,一樣無法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在Apple支援文件當中,未來的系統更新,將能使HomePod與HomePod Mini使用Apple Music Hi-Res服務,但有趣的是,市場上支援HomeKit架構的裝置少之又少,有支援的話都超貴,且HomePod僅原生支援Apple Misic,想使用其他串流服務,還得額外設定,手續相當麻煩,再加上即使為揚聲器表現傑出的智慧喇叭之一,但那至高無上的349美金價格,讓果粉與平民大吃一驚,但說它表現傑出,卻又無法真正吸引到發燒友的眼光。 果不其然,第一代HomePod將在銷售完畢後停產,之後將把銷售主力放在HomePod Mini上,但即使如此,兩位的銷量還是一樣沒什麼太大起色,因此以系統更新的方式,或許將成為首款支援ALAC格式的HomePod與HomePod Mini,說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點令人尷尬。 不過根據相關消息指出,Apple已經開始打造全新的聲音編碼格式,可讓現有AirPods、HomePod及Beats系列耳機使用Hi-Res服務,但依舊是使用藍牙傳輸方式播放,不過也有將會可能採用前陣子剛發佈的低功耗高音質編碼技術LC3,或許將會在WWDC 2021上宣布,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新腳位與DDR5記憶體支援,AMD下一代Zen 4處理器相關規格流出
AMD從初代Zen系列處理器就開始用的AM4腳位在經過多年的沿用之後,因為主機板支援的晶片型號太多,造成BIOS晶片的容量不足,使得Ryzen 5000成為了最後一代使用該腳位的型號,未來將沒有辦法再繼續沿用,故從下一代採用Zen 4架構的Ryzen 6000開始,主機板將會採用全新的AM5腳位,近期也開始有關於下一代主機板的腳位和相關支援功能的爆料開始浮現在網路上。 根據網友@ExecuFix指出,下一代AM5腳位將會捨棄被詬病已久的腳針設計,將改為和自家Threadrippder處理器系列與隔壁Intel處理器一樣觸點式LGA封裝設計,擺脫處理器容易一個手滑就發生處理器腳針歪斜損壞的問題。 至於在觸點的數量上,AM5腳位將從AM4的1331-Pin暴增到1718-Pin,比Intel第12代Alder Lake將使用的LGA 1700還要再多出18根,同時晶片的尺寸不會因此增加,代表現有的散熱器很可能將可以繼續沿用,雖然說處理器Pin腳的數量與效能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但這又是改成觸點、又僅多出18根的設計、還能沿用散熱器,實在有種硬是都要比對方高一截的感覺XD~ 不過會有這種感覺其實也不意外,因為Ryzen 6000將和Alder Lake一樣將能夠支援DDR5記憶體,而相對應的主機板自然也會對此做出對應,但尚無確定在支援的數量是會如同當年DDR3轉換到DDR4那樣,僅先開放兩個DDR5插槽,還是一推出就已經能夠安裝四組DDR5記憶體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比較令人疑惑的是,下一代處理器除了伺服器的EPYC 「Genoa」處理器會支援PCIe 5.0外,一般消費市場的Ryzen系列都將只會繼續停留在PCIe 4.0的規格,究竟是AMD認為PCIe 5.0的產品一般消費者用不到那麼高到頻寬、還是在短時間內相關產品價格太高消費不起,又或是打算將PCIe 3.0全部由PCIe 4.0取代才做出此決定,一切恐怕都要等更後續的爆料或官方公布了。 不過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現在能夠確定的是,既然腳位變了,晶片組就必定得跟著變,換言之,已推出兩年的500晶片組系列(X570、B550等)主機板將可以退休,並將預計由600晶片組(X670、B650)取而代之。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免驅動零延遲串流、遊戲精彩片段全都錄,ASUS TUF Gaming Capture Box CU4K30影像擷取盒開箱
現代人玩遊戲不光只是自己一個人獨樂樂,也要眾樂樂邀請好友一起團戰,甚至是開直播和全世界的網友互動也很棒,如果行有餘力,還可以同步把遊玩的過程錄影保存,好用來將過程中的精采瞬間剪輯成精華片段,作為之後能夠再三回味的紀念影片。 只不過直播加上錄影將會占據一定程度的電腦的效能,可能導致遊戲畫面的順暢度下降,尤其是現在3A大作的畫質一個比一個還要兇殘,有時甚至就連高階主機的效能都顯得吃力,此時透過專門的影像擷取盒來轉移運算負擔就成了許多玩家的新選擇,因應這樣的需求,華碩旗下的電競品牌TUF Gaming系列,也利用自身長期耕耘電競族群的經驗,推出了專為遊戲串流開發的Capture Box CU4K30影像擷取盒,幫助玩家在順暢遊戲之餘,還能同步保留所有精采回憶片段。 TUF Gaming的Capture Box CU4K30在外觀上維持著自家的軍事剛硬風格設計特色,灰中帶藍的鋁合金外殼放在桌面上不僅看起來相當的獨特帥氣,同時也能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因此整個不需要額外配置散熱風扇,既不會在串流時產生噪音,還能進一步縮小體積,使整個機身只有一個巴掌大小。 在連接方面,機身的輸入與輸出埠均採用HDMI 2.0標準,並透過一組USB 3.2 Gen 1 Type C做為供電以及影片傳輸的通道,並能夠向下相容USB 2.0通道。此外,因應在遊戲和直播的過程中,玩家會需要與隊友討論戰術或與觀眾互動,機身還配置了兩組3.5mm音源孔,供玩家連接耳機、麥克風、手把等配備。 當然身為電競品牌推出的產品,RGB燈效是一定要有的(笑),但這款則是與許多市面純粹只是製造光害的RGB燈條不同,Capture Box CU4K30特別將位在RGB燈和狀態指示功能接合,像是使用在待機下會顯示藍燈(使用USB 2.0則為綠燈)、未偵測到訊號為黃燈、串流程式預備中為七彩RGB輪轉、串流中則是七彩呼吸效果等等。 在最重要的影像輸出與擷取方面,Capture Box CU4K30能夠在「HDR」影像功能的情況下,輸出最高4K@60Hz、1440P@144Hz、1080P@240Hz的畫面到螢幕上,滿足目前主流電競螢幕的更新率需求,讓玩家不需要為了錄影降低畫面的流暢性。 而在錄影與串流方面,則是能夠HDR影像模式下記錄最高4K@30FPS、1440P@120Hz、1080P@240Hz的畫面,滿足電競遊戲、3A大作等各種遊戲在畫質與順暢度的紀錄需求。 Capture Box CU4K30在功能設計上強調簡單易用,擷取盒基本上不需要安裝任何驅動程式,玩家只要將線材正確的連接,並看到擷取盒發出藍光或綠光,就代表裝置準備就緒了。 而在影片錄製與串流上,產品也通過知名直播串流軟體OBS的相容性認證,玩家只要在程式中將「擷取來源」設定為Capture Box CU4K30,就同步進行串流和影像紀錄,無須依靠額外的外掛程式,算是方便使用。 最後,小編也忙(打)裡(混)偷(摸)閒(魚),使用了擷取盒紀錄了《戰爭機器5》和《惡靈古堡:村莊》的遊玩影片讓供大家參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AQWKX7YXg ▲《戰爭機器5》遊戲錄影測試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r_w9Dqhkas ▲《惡靈古堡:村莊》遊戲錄影測試 TUF Gaming推出的 Capture Box CU4K30在各方面的設計上相當著重簡易與便利,不僅使用上不需要安裝任何專屬驅動程式,沒有複雜的前置設定,只需要連接主機和螢幕就能即刻開始用,同時別出心裁的將RGB燈與指示燈的概念相結合,使產品在華麗中還增添了實用性了。 在錄影規格上, Capture Box CU4K30能夠對應現今最新的HDR影像規格,並能支援最高4K@60Hz畫面輸出和4K@30FPS的影像紀錄,讓玩家在能夠在不減損電腦的效能的前提下,進行享受高畫質視覺體驗的同時,並保留同樣清晰鮮明的回憶。 看著近期突然爆發疫情,大家被迫居家辦公,許多會議和遠端課程都需要透過視訊直播來完成,偏偏又剛好主機效能不夠力,還遇到晶片荒,導致電腦無法升級效能來支撐直播加錄影的效能,不妨參考一下使用影像擷取盒,讓事情可以更簡單、省錢又不缺貨喔!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再見、再也不見!微軟宣布IE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退役
近日微軟正式公告IE 11(Internet Explorer 11)瀏覽器將於2022年6月15日正式停止服務,宣告這個曾經陪伴過大家一時的瀏覽器在服務超過25年後,即將畫下句點與各位永別。 Internet Explorer最早於1995年問世,由於是微軟自行開發的瀏覽器,後續更是直接內建於Windows系統中,在微軟大力推崇下也讓Internet Explorer擊敗當時的主流瀏覽器Netscape,甚至創下高達95%的使用率,可以說是Internet Explorer的黃金時期。 但隨著後續Mozilla Firefox與Google Chrome等瀏覽器崛起,瀏覽器市場不僅開始被瓜分,即便微軟在這期間依然有在持續更新Internet Explorer,不過在速度、安全上還是不及對手,網路上更是出現不少Internet Explorer速度太慢等迷因圖。 最後Internet Explorer使用率逐年下滑,甚至在2015年微軟也不再用Internet Explorer作為Windows 10的預設瀏覽器,而是另外推出更快、更安全的Microsoft Edge來接手,可以說是宣告將放棄Internet Explorer。 不過微軟當時也不是一次就把Internet Explorer砍死,畢竟不少公司、政府公家機關等依然是使用Internet Explorer,一般Windows 10用戶也可透過搜尋的方式找到Internet Explorer。 而或許是Microsoft Edge經過不斷更新而穩定、便利,加上舊用戶們開始逐漸適應,這次微軟是真的下定決心要跟Internet Explorer說掰掰了。 隨著即將停用Internet Explorer 11,微軟採用陸續淘汰方式,早在2016年就已經先停止支援舊版本IE,而今年8/17開始Microsoft 365也會停止對IE的支援,直至明年6/15才正式全面停用Internet Explorer 11,並且不再支援某些版本的Windows 10。 不過對於那些依然需要 Internet Explorer才能使用的舊網站也不用太擔心,微軟表示用戶們依然可以使用Microsoft Edge內的Internet Explorer模式來暫時替代,該功能至少會持續內建至2029年底前,讓用戶們還有充裕時間可以轉換至其他瀏覽器平台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該來的還是來了,從6月開始,所有Youtube影片都將有廣告了
創作者在獲得4,000觀看時數與1,000訂閱數之後,便能申請加入Youtube合作夥伴計畫,但原先於2020年11月17日前的YYP計畫內容,官方只會在屬於該計畫內的創作者投放廣告,並且分潤給頻道所屬的使用者。 而在2020年11月17日這天之後,Youtube發佈了新廣告政策,Youtube依舊會在YPP計畫裡的影片中投放廣告,也依舊會給予分潤,但並不屬於Youtube合作夥伴計畫的創作者們,所發布的影片也一樣會被投放廣告,但差別在於,這些創作者不會獲得廣告分潤,不過大幸的是,加入Youtube合作夥伴計畫的條件,仍舊不變。 說得嚴重一點,Youtube能夠透過這個新條款,獲取更大的廣告收益,但我們不是合作拍檔,所以我不需要分紅給你,但有些清流Youtuber為了影片品質與玩家們的觀影體驗,雖然已經具備加入Youtube合作夥伴計畫的條件,但仍舊像匹孤狼,不願意加入YPP計畫,讓廣告打亂自己苦心經營的影片。 而此項政策已於去年11月18日發布後,旋即在美國實施,而台灣方面,則在稍早Youtube向使用者推播後,宣布將在今年6月起開始執行,某方面來說,每個影片都投放廣告,不就是在考驗各位玩家們的觀影耐心嗎?(笑) 但這不就又回歸到我們前幾天,所探討的臉書個人化廣告與蘋果iOS ATT之間的問題了嗎?Youtube作為一個免費網站,並且作為新媒體而熱漲,現代人的娛樂媒介依賴大多在Youtube上,也有人說Youtube此舉是為了推銷自己的Premium會員服務,但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我們都太習慣不收費、且不是每個影片都有廣告的Youtube了。 說個題外話,雖說Chrome使用者可以透過AD Block來擋住Youtube的廣告,但依據小編的使用經驗,AD Block有時也會失效,Youtube還是會出現開頭5秒略過的廣告,不過,使用AD Block的話,那麼Youtube便沒有了廣告收益,相對的,你所支持的創作者也將會沒有分潤。 除此之外,對創作者而言,因應Youtube廣告新政策,台灣Youtuber也將受到美國稅務新制規範,將對美國境外創作者款項「預扣」美國稅金,再支付給創作者應該獲得的收益,若未在5月31日前更新稅務資訊,比例最高將會扣到稅金24%分潤,不過這項規範受影響的,主要還是美國Youtuber,在台灣的創作者們,主要收視群都是以華語地區為基底,受到的影響較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內顯即將迎來大升級、RDNA 2架構的Navi 2上場,AMD證實Ryzen 6000行動處理器系列相關規格
雖然理論上AMD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還有好幾個系列尚待推出(例如被遺忘的入門版Ryzen 3 5x00…),但同一時間官方也在加緊開發下一代的Ryzen 6000處理器產品,特別是在筆電陣營的行動版處理器上面,延續先前版本在市場收獲爆量的好評和成功後,自然是要乘勝追擊,於是AMD官方在今天也證實了有關下一代Ryzen 6000行動處理器系列的相關規格。 AMD Ryzen 6000的行動版處理器將會有5個系列,其開發代號分別稱為:Rembrandt-H、Rembrandt-U、Barcelo-U、Van Goah、Dragon Crest,並依照效能等級的不同使最新6nm製程的Zen 3+架構或是既有的Zen 3、Zen 2架構,同時內顯的部分將淘汰Vega核心,改為RNDA 2架構的Navi 2核心,理論上將讓圖像效能獲得顯著提升,也算是對Intel的Iris Xe GT2內顯的回擊。 細部特色方面,我們先來看看會是下一代Ryzen 6000行動處理器主力的Rembrandt-H、Rembrandt-U,其代號是取自17世紀荷蘭巴洛克藝術家「林布蘭·哈爾曼松·范·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做為Ryzen 5000系列Cezanne家族的後繼者,Rembrandt-H、Rembrandt-U自然會用上AMD所有最好的技術,包含採用6nm製程Zen 3+架構的處理核心、RDNA 2架構Navi 2內顯,並會支援PCIe 4.0通道、USB 4、LPDDDR 5記憶體。 其中Navi 2內顯將會擁有12個計算單元、768個串流核心,比Vega內顯512個串流核心還要多出50%,再搭配新架構的加持,預計圖形性能將會有相當大福的增長,其表現相當值得期待。 接著看到Barcelo-U,按照AMD以藝術家做為開發代號的慣例,其命名應該是取自西班牙畫家「米格爾·巴塞(Miquel Barceló)」,用以接替現有的Lucienne-U系列,成為新一代入門輕薄筆電處理器。 既然是做為入門款式,Barcelo-U在規格待遇上就偏向AMD慣用的馬甲方式,處理器將只會使用7nm製程的Zen 3架構,而非6nm的Zen 3+,同時內顯也會繼續保持在Vega 7核心,並且也沒有PCIe 4.0、LPDDR 5的支援,因此效能方面可能頂多只會和今年的高階U系列處理器持平(搞不好真的就是直接把Ryzen 5000U換成6000U後就繼續出XDD)。 最後Van Goah、Dragon Crest則是AMD的全新產品家族,主要是為內嵌式裝置、平板等耗電量只在7.5~15W的超低功號裝置所設計,前者的代號取自大家沒看過也一定聽過的印象派畫家,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後者在中文稱作「龍徽」或「龍紋」,和藝術家一點關係都沒有XD~ 在規格上兩者均都採用比較老舊的Zen 2架構,但在內顯方面則是使用Navi 2架構,並且支援LPDDR 5記憶體,估計是為了確保超低高耗下的運算效率才會做出這樣配置。至於Van Goah、Dragon Crest在差異上目前尚不是相當明確,只知道Van Goah將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而Dragon Crest要到明年才會和大家見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D-Link DCS-6500LH Full HD無線網路攝影機實測開箱,不分晝夜的24小時居家守護者!
居家安全防護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當無人在家時,除了平常就要做好關瓦斯、鎖門窗等居家防護習慣,相信不少人更會額外安裝攝影機在家中,第一是能威嚇小偷等有心人士,第二則是在被翻箱倒櫃後,至少還能錄下證據讓警方好調查真相(抓兇手)。 在早期,這類監控攝影機基本上就是透過硬碟、記憶卡等來儲存影像,而設定則需要用到電腦來調整,配線更是一大麻煩,不過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也讓這類產品的功能更加豐富,使用上更加便利,就如小編近期入手的這組由知名大廠D-Link所推出的DCS-6500LH Full HD迷你旋轉無線網路攝影機,只要搭配自家App軟體便能做到即時監控,讓用戶出門在外隨時都能掌握家中狀況。 先從外盒來看,使用了藍色塗裝,並於左右正反面皆清楚標示了DCS-6500LH的各項特色與規格。 取出實體後,可以看到DCS-6500LH在外型上採用全黑配色設計,實際大小為長寬高 77x77x121mm,小巧的體積可輕鬆擺在任何位置。 既然作為一款監控攝影機,除了鏡頭本身拍攝畫質要夠清晰以外,如何掌握家中各個角落更是一大重點,DCS-6500LH鏡頭搭載1/2.9” CMOS感光元件、並提供4.12mm數位變焦,光圈為F2.1,另外更可垂直、水平調整的340度選轉調整視角,搭配聲音、移動偵測功能,只要房間、客廳內各個角落一有動靜即能馬上鎖定、監控目標並觸發警報通知。 另外鏡頭更內建紅外線夜視功能,即便在沒有光源的漆黑空間內也能提供5公尺的夜視距離,確保攝影機能日夜24小時不間斷監控家中動靜。 接著就來開機使用看看囉!基本上DCS-6500LH都是透過mydlink App來無線操作、設定,只要確保攝影機在有WiFi網路環境下,接上電源即可拿起手機下載mydlink來設定攝影機;App安裝教學相當簡易好懂,約2分鐘即可已安裝完成。 拍攝畫面也可以橫置顯示,小編簡單展示一搬白天有燈源、白天無燈源以及夜晚無燈源並開啟夜視模式下的畫面呈現效果,可以看到在Full HD解析度下其畫面呈現相當清晰,即便是在半夜無燈源的情況下,只要開啟夜視模式還是能清楚呈現室內大致狀況。 整體使用一輪後,DCS-6500H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的畫面呈現效果都令小編相當滿意,作為一款監控攝影機是相當足夠,尤其現在許多人都有養寵物,DCS-6500H也剛好適合作為寵物攝影機來使用,不過養貓的用戶就要放在貓咪碰不到的地方或是用壁掛方式固定比較安全,當然,安裝相當方便的DCS-6500H,僅需要一條microUSB線供電,其他皆可透過無線來操作,無須其他線材,也讓擺放位置相當自由。 而除了家中之外,近日隨著疫情升溫,許多公司都採取居家辦公方式來減少疫情傳播,更不用說不少服務業、遊樂場所也因此暫時歇業,這時DCS-6500H就很適合當作額外的監視器,來輔助監視器監控死角位置,守護辦公室、店面安全。 雖說DCS-6500H的鏡頭不像一些360度超廣角鏡頭可以一覽整個室內畫面,但340度旋轉鏡頭加上聲音、移動偵測功能算是可以補足這項缺點,況且畫面呈現也不會像廣角鏡頭那樣過度變形造成辨識上會有困難;整體來說,對於常常家裡無人看管、需要居家監控或是當寵物攝影機使用的用戶們來說,DCS-6500H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D-Link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讓我們一起注重隱私權,但人民幣真的太香了」蘋果遭踢爆疑向中國政府獻上玩家個資?!
我大蘋果(Apple)在首款支援5G的iPhone 12與M1晶片的推出之後,銷量更上一層樓,iPhone 12更是在擁有龐大商機的中國市場上,較去年出貨量暴增158%,而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機,你覺得這家生活風格與科技業頭龍頭會怎麼做? 《紐約時報》爆料,指出蘋果為配合中國於2017年頒布的「網路安全法」,已向中國政府低頭,同意將中國的蘋果使用者個資奉獻給北京當局,不僅在中國貴陽設立資料中心,下個月也將在內蒙古完成另外一座數據中心。 根據《紐時》報導,蘋果於中國的數據中心,實際上係由中國政府人員管控,而蘋果亦將使用者個資的解鎖技術存放於此,且禁止使用其他加密技術,包括中國使用者的電子郵件、照片、聯絡資訊、定位資料等等,中國政府都有可能存取。 對此,蘋果工程師與資安專家表示,蘋果甚至無法阻止、干涉中國存取隱私的舉動,但蘋果卻堅稱,自己仍保有解鎖這些個人資料的控制權,且於中國所使用的加密技術,甚至還比其他國家先進。 而中國言論審查的黑手一樣也伸進了來自自由美國的蘋果內部,應用程式App中不得存在「台獨」、「藏獨」、「天安門廣場」等字眼,否則即下架,自2017年以來,中國蘋果Apple Store大約有5,500款App無故下架,但卻仍可在他國Apple Store中找到,而被下架的App包含了外國新聞媒體、加密通訊程式等等。 報導中還引述了曾掌管Apple Store的資安專家—舒梅克(Phillip Shoemaker)的說法,蘋果在中國的律師列給他與團隊一份「管制清單」,舒梅克表示,他多次在半夜被叫醒,就只是為了中國政府要求移除某些特定App。 據悉,中國網路機關曾在2018年時,要求蘋果擋下流亡美國的郭文貴所上架的App,但最終還是鑽了漏洞成功上架,中國政府要求蘋果給個解釋,最終下場就是,蘋果以「表現不佳」解聘了那名核准上架的審查人員。 針對此事,郭文貴也於18日時現身說法,指出被下架的App名為「GUO Media」,因被蘋果封殺而遭受巨大損失,但他強調「我相信他們也懂的,我們把所有最善良、包容的一面給了蘋果,希望蘋果能了解我們」,並表示他不會向蘋果求償,也不會與蘋果、iOS為敵,他只想滅共。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wb7ZK7vjE ▲郭文貴現身說法。 經由小編實測,在台灣的各大通訊App並沒有在這奇怪的禁令之內,由此可知,蘋果採用了「因地制宜」的手法,也多次針對中國個資疑雲向各界表示,他們是遵從當地法規,單由這個論點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妥,更別說本質就是「商人」的蘋果公司了。 只不過諷刺的是,當iOS 14.5推出了ATT功能,庫克登高一呼大搖隱私權旗幟,但換了張地圖,中國玩家們的各項隱私權便蕩然無存。 為什麼蘋果需要討好中國呢?除了暴漲的產品銷量,還有「世界工廠」的地位,蘋果眾多產品大多Made in China,除了中國外,似乎並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提供蘋果所需的生產規模,從中國市場所得的業績也是幾百億美金在跳。 說到Made in China,咱們台灣公司也出了一個包?要說是出包嗎?我想對中國來說,這個用詞應該沒問題,技嘉一個中國粗製濫造的文宣,造成大中國官民群情激憤,最後副總跟行銷部課長因「違反工作規則」被解聘,創辦技嘉的葉培城董事長也請辭,但不確定是否因為此事,只是這時機點實在太令人想入非非。 前幾年,美國大量封殺華為手機,中國網友們也反向抵制iPhone,但這就跟罵髒話一樣,嘴巴說說、撂個狠話,iPhone 12一出還是真香,銷量、市佔率暴漲。然而反觀Google,說退出中國就退出,但下場呢?除了中國在用百度搜尋,有誰不是用Google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ASUSTOR AS3302T NAS開箱,個人、居家的網路備份好夥伴!
眼看Google相簿的免費備份服務關閉時間將進入最後倒數,相信不少玩家應該都在尋找替代方案吧?其中NAS網路儲存設備因為有著不受實體線路的限制,只要連接網路就能自由存取的特性,在使用的體驗上與Google相簿、Google Drive、One Drive等雲端服務最為接近,因此也成了替代方案的主要選擇之一。 然而NAS設備因為在過去的主力銷售對象多為公司或企業,使得這一類的產品在功能與外觀設計上不是相當的親民,成為了一般玩家想要搭建NAS設備的最大阻礙。為此,華芸(ASUSTOR)基於現今遠距辦公、Google備份服務到期等個人化備份的需求,推出了以個人或家庭使用為出發點的AS3302T NAS設備,透過獨具的簡單、易用的操作和設定,讓大家能夠更輕鬆打造專屬的雲端儲存空間。 做為一款定位於家庭和個人的產品,外觀絕對是一大產品設計重點,AS3302T在機身正面使用一個鏡面的鑽石切面蓋板來藏起多數NAS設備會外露的硬碟插槽,搭配金色的商標LOGO,讓整體視覺看起來有著精緻家電的風格,即便大喇喇地放在客廳之中也不會讓視覺顯得突兀或破壞裝潢風格,算是有別於傳統NAS的制式外觀。 在規格方面,AS3302T在硬碟的安裝上採雙層設計,意即最高可以安裝兩顆3.5吋或2.5吋硬碟,單顆支援的容量為18 TB,同時機身在前面與後面各配置了1組/2組USB 3.2 Gen 1 Type A,以及能夠支援行動硬碟備份功能,所以即便現在奇亞幣挖礦買不到大容量硬碟也不用怕,玩家也是可以選擇小容量硬碟搭配行動硬碟來進行資料備份的。 值得注意的是,機身的網路連接埠在頻寬上達到了2.5 Gbps,比起多數入門機種只有1 Gbps,AS3302T在大型檔案或多人同步資料存取上將會更有效率,但由於網路孔只有一個,所以機身是無法實現多機組串接的,畢竟多數家庭和個人用戶比較難有需求和地方去擺放好幾台NAS主機嘛。(官方還有其他有支援的機種可以選擇) 最後在負責資料運算的處理器上,AS3302T使用 Realtek RTD1296 1.4 GHz 四核心處理器配上2GB DDR4記憶體,能夠支援4K 10bit H.265(HEVC)影片編碼格式,因此玩家用iPhone或Android手機拍攝的高畫質影片上傳到NAS之後,不需要再另外下載即可直接用網路串流撥放,替手機保留更多珍貴的儲存空間。 為了讓玩家能夠更輕鬆的使用NAS設備,華芸特地針對手機操作進行了優化,推出一系列的App讓玩家不一定需要使用電腦,就能夠直接完成設定與備份操作,小編接下來也會一步步的向大家示範如何「設定NAS」與「備份手機照片」 在安裝完硬碟也將NAS連接電源與數據機後,便可按下開機鍵啟動設備,第一次或是未來重新啟動時,都會需要一小段準備時間,大約一分鐘後聽到NAS發出一聲「嗶~」長音後就算是準備完成了。 接下來使用手機在軟體商城下載並開啟「AiMaster」App,只要NAS數據連線和手機的Wi-Fi來源是同一台的路由器的話,不須輸入任何內容,App就會自動偵測並配對可用的儀器,相當的聰明。 在設定上,建議一般玩家使用「建議設定」即可,程式會要求玩家為NAS設定裝置名稱、帳號、密碼以及硬碟的陣列的方式,分別微「最大儲存空間」和「兼顧儲存空間和資料防護」,兩者的差異如下: 「最大儲存空間」代表使用RAID 0陣列,兩顆硬碟容量會合併,傳輸速度也會幾近等於兩顆硬碟的頻寬相加,但是一旦一顆硬碟損壞,兩顆硬碟都會報銷。 「兼顧儲存空間和資料防護」為RAID 1陣列,兩顆硬碟各自獨立,並且兩者會保存一模一樣的資料,因此即使其中一顆硬碟損壞,資料的完整性也不受影響,但需要注意,如果兩顆硬碟的大小不一,可使用的空間會以容量較小的那一顆為基準。 選擇完陣列之後,讓NAS進行硬碟分隔和系統更新,最後選擇一下地區、語言等基本資訊,NAS的首次設定就算完成了。 NAS在某些層面上其實也是一台電腦主機,因此需要下載對應的擴充功能才能進行資料備份,以相片備份來說,玩家就需要從AiMaster主頁面上的「App Central」進入程式商店,接著替NAS下載安裝「Photo Gallery 3」這款App才能開啟NAS的手機照片備份功能。 安裝玩NAS的Photo Gallery 3之後,玩家需要再從手機商城中下載「AiFoto」這款專為華芸的NAS設計的照片管理App。 開啟程式之後,理論上程式是會自動偵測玩家的登錄資訊,因此玩家如果已經在前面的步驟登入了AiMaster並且沒有登出的話,App會立刻把貼上對應的登入資訊,不需要玩家再動手重新輸入,真的非常貼心。隨後玩家只要到AiFoto的程式設定中開啟照片備份功能,選擇希望備份的資料夾和備份時機即可完成操作。 雖然開啟的備份功能,但是預設上,玩家的手機必須和NAS處在同一個網路環境下才能存取NAS的資料,換言之玩家出門在外,就無法做到備份和取用資料的功能了,讓便利性大了不小折扣。 不過不用擔心,華芸早就替大家想到了,因此替AS3302T加入了「EZConnect」功能,開啟這項功能後,就能解開只能在家中網路使用NAS的限制,比較遺憾這項功能必須在電腦上執行,沒有加入AiMaster中,期待未來能夠就由更新補足這一塊。 要啟用EZConnect功能,玩家需要在電腦安裝「ASUSTOR Control Center」,並透過該程式進到NAS的管理頁面中。 在管理頁面開啟「偏好設定」,選擇「輕鬆連線」的分頁開啟「輕鬆連線服務」並為其創立一組好記的「Cloud ID」,便可啟動這項功能,此後只要在網頁瀏覽器上輸入其提供的網址,就能在任意網路環境下取用NAS的資料了。 而如果希望手機的備份App也能隨處備份,在EZConnect開啟之後,玩家需要打開對應的App將其登出後再重新登入,並在登入時將Cloud ID輸入在IP地址的地方,就能實現隨處存取的功能。 附帶一提,華芸的手機App都具備連動功能,手機App只要更換了登入資訊,其他的App都會自動切換,所以玩家即使安裝了多種NAS管理App也不需要全部手動輸入一輪,真的相當貼心。 華芸推出的AS3302T優雅的外觀下,準備了許多貼心巧思來幫助不熟悉NAS玩家族群能夠更容易地使用產品,像是免螺絲硬碟安裝架、功能多樣的手機管理App、自動化的表單填入等,將NAS的各項操作細節都大幅簡化,讓玩家能夠以更直覺的方式進行備份,就如同在使用其他雲端硬碟的App一樣。 看著Google相簿的免費備份服務即到期,而在想著該如何因應嗎?不妨考慮用AS3302T搭建屬於自己的雲端硬碟,繼續享受隨時隨地自在存取備份的便利吧!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企業級網路設備 - Enterprise Network -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更多的【PCDIY! 家用網路設備 - Home Network - 路由器 / 電競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網路卡 / 網路攝影機】: →更多的【PCDIY! 智慧家庭 SmartHome / 智慧辦公室 SmartOffice / 智慧攝影機 Smart Camera / 智慧門鎖 Smart Door Lock / 智慧門鈴 Smart Doorbell】: →更多的【PCDIY! Network Hardware / 網通設備 / 弱電工具 / 機櫃產品 / 機房世界】: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IT資訊新聞】:
-
【尋找微星B560超頻王】活動開跑,CPU-Z測試軟體安裝、使用教學與參賽注意事項
站上的新活動大賽正如火如荼的展開中,玩家只要使用指定型號的MSI B560晶片組主機板來進行「記憶體」超頻並上傳成績,就有機會贏取官方準備的豪華大獎,算是在因疫情而居家上班/學習的玩家朋友增添了些許的樂趣,透過輕鬆動動手、操作簡單測試就能有爽拿好禮的機會也算是宅在家的消遣之一囉。 這次活動在操作執行上沒有特別要求要去比較記憶體或高階CPU的效能表現,純粹就是體現主機板在支援記憶體上的獨具優勢,基本上只要記憶體本身的體質不太差,應該都可以跑出不錯的成績,以目前DDR4-3200為普遍的標準基準來說,衝上DDR4-4000的頻率在主機板的良好支援下應該不太困難,如果手上有神兵利器的朋友那就恭喜了,在超頻幅度上應該可以更高才是,那肯定是一定要來跑個CPU-Z成績參賽一下拿大獎才對。 說到CPU-Z,沒錯,這次只要透過CPU-Z的偵測,將玩家的CPU、主機板、記憶體/SPD等資訊截圖貼上,並通過認證後上傳成績等資料,就擁有參賽資格囉!有沒有很簡單,不用跑分、跑測試軟體,輕鬆下載CPU-Z並安裝後就可以參加活動了,畢竟是活動,總是要確保一下比賽的公平性,因此在看到可以執行DDR4高頻率數字時,別忘記要順手認證一下,並保留認證資料網址以利填入參賽表單中做為佐證喔。(最終若得獎入選將做為備查) 為了避免還是有玩家不清楚如何操作、或是不了解該如何認證上傳等等,小編也簡單寫了一篇教學指南,希望玩家都可以輕鬆跑出好成績、拿下大獎,順便也在疫情環繞的情況下,在家裡玩玩電腦也不錯。(除了打Game之外、也輕鬆輕鬆XDD) 那就來吧!往下看Step by Step囉~ 首先就是要下載這次活動的資訊偵測軟體CPU-Z囉,基本上DIY玩家應該都不陌生(很熟悉),CPU-Z是一款免費的硬體規格檢視、測試軟體,任何玩家都能夠自由下載與使用(下載連結:),程式提供了英文和簡體中文兩種版本,並有安裝檔和壓縮檔,共計有4種程式版本,玩家只需任意下載一種,並完成安裝即可。 除了正式版之外,CPU-Z的官網上還額外提供了客製化版本,建議玩家可以選擇MSI的版本來使用,但請別惡搞使用其他家的客製化版本以避免被主辦方取消參賽資格! 下載並完成安裝之後,便可直接打開程式,根據本次活動的比賽要求,需要擷取程式中的CPU(處理器)、Mainboard(主機板)、Memory(記憶體)和SPD這四項頁面的畫面。 本次大賽是以''記憶體的超頻幅度''來做為計分規則,其中記憶體運作速率可以在「Memory(記憶體)」分頁中的「DRAM Frequency(記憶體頻率)」 看到,不過由於現今的DDR4記憶體均是雙通道設計,但CPU-Z是計算單通道的速率,所以的顯示的數據只會是記憶體實質參數的一半,屬正常現象,每一位參賽玩家都是如此,不須擔心。(例:DDR4-3200,顯示大都為1600左右) 玩家可以同時將CPU-Z多次打開,即可同時呈現4張比賽要求的資訊畫面,接著擷取成一張圖片即可(建議採取此方式)。這裡也特別提醒一下,不要P圖或修改圖片中的數字,若經發現、將取消參賽資格(勿作弊、公平性問題)。 *如果真的還是弄不懂,就請FB私訊小編吧!XD 再者,需要注意的是「SPD」分頁會偵測主機板上所有的記憶體的插槽,倘若該插槽沒有插入記憶體,畫面是會顯示空白的,必須將左上角「Slot」項目切換至對應的位置才行,否則是會被判定失格的喔! 為了避免有參賽外加透過改圖作弊的方式,所有的成績都必須上傳至CPU-Z的網路成績排行榜供後續查證。上傳的方式相當簡單,只要點擊程式下方的「Validate」,就能送出成績。 接著,玩家記得要把上傳排行榜後的「網頁連接」複製下來,與前面的圖檔一同回傳到超頻大賽的網頁中,才算是獲得參賽的資格! 有沒有很簡單,小編相信有許多玩家、DIY大大,都已經很熟捻這些操作,當然對於剛入手的朋友也不用擔心,應該可以很輕鬆的就學會怎麼搞定了,最後小編在這邊幫大家做個總整理,本次活動是以''記憶體的超頻幅度''來做為計分規則,不是比記憶體的跑分校能喔,要符合參賽資格,上傳的圖片需要將CPU-Z的「處理器」、「主機板」、「記憶體」、「SPD」資訊合併為一張圖,且SPD頁面不可為空白、不可為空白、不可為空白,很重要說三次。 圖片擷取完後,需要將CPU-Z的成績上傳,將成績網址連結和圖片一併於「6月20日」前傳至超頻大賽網站,以上均都都完成才算是符合資格喔! 當然,手邊還沒入手MSI B560主機板的朋友那就要動作加快,別選錯囉,這次參賽指定的6款B560主機板型號: A) 4 DIMM— MAG B560M MORTAR / MAG B560 TOMAHAWK WIFI / MAG B560M MORTAR WIFI /MAG B560 TORPEDO / MAG B560M BAZOOKA B) 2 DIMM— MPG B560I GAMING EDGE WIFI 目前可以至各大網路商城如原價屋、欣亞、PCHome...等購買,而且,如果是採用4 DIMM版本參賽的話,最終成績還在額外再加100分(但據說2 DIMM版本比較好超),小編在這邊就先預祝大家超頻順利,成功奪大獎囉。後續站上還會有相關的小教室教學,記得關注喔! ★活動網址直通車大賽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